集团新闻

  • 首页 集团新闻 西方Dragon与中国龙的区别

西方Dragon与中国龙的区别

2025-03-23 23:42:14



上一篇文章我说了说我眼中中国龙的一些特点,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现在我还是按照前面的方法,分析一下西方的“龙”也就是Dragon的一些特点。

《霍比特人》史矛革

中国的龙是光明而神圣,而欧洲的Dragon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特征。在欧洲传统文化中“Dragon”是邪恶的象征,而且“Dragon”是用多种邪恶体的特征进行组合,通过对各种邪恶符合的组合,彰显Dragon的极端邪恶。

斯洛文尼亚的雕像

我们把Dragon看成是一个符号的组合体,然后对整体的符号进行拆解,我们在读懂了每一个部分的文化含义之后,就能准确的了解 “Dragon”所包含的文化情感。

1身子

“Dragon”在传说中都有着巨大的体型,而且性格残暴,身体表面覆盖着坚硬的鳞片,以及竖立的瞳孔。这些特征都在表明,Dragon的原型就是变温的爬行动物,而且其原型不是一种动物,而是参考了多种动物的特征,从体现、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杂糅。

西方龙

单从外观上看Dragon有着强健的后肢,身体能够直立起来,这明显是参考的蜥蜴。欧洲最大的蜥蜴是蓝斑蜥蜴,能够长到70厘米的长度,而且这种蜥蜴身体有蓝色宝石一样的斑点,这可能是“Dragon”热爱宝藏的由来。而且蓝斑蜥蜴有健壮的头部及强而有力的上下颚,这给“Dragon”能够喷射火焰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欧洲蓝斑蜥蜴

“Dragon”性格上的原型明显不是谨慎敏感的蜥蜴,更可能是参考的鳄鱼。中国龙的原形可能是来源于中国特有的鳄鱼种类——扬子鳄,因为扬子鳄的吻部很长,但是欧洲南部的非洲那里的鳄鱼却不同。欧洲因为气候等地质原因没有鳄鱼,但是和欧洲有长远文化交往的非洲有,而且是体型很大的尼罗鳄,而且会死亡翻滚、水下突击这种非常具有冲击力的捕猎方式。这种异域特有的生物品种非常的能够引发人们的想象,而且是在交通、信息不发达的古代,通过商人和吟游诗人的描述,人们会记住这些未曾蒙面的生物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凶残的捕食方式。

凶猛的鳄鱼

最后就是文化意象,则是来源于蛇。不知道是不是从远古时代蛇对全体人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威胁,以至于大部分的文明对蛇都产生了巨大的敌意,这其中就包括犹太教、基督教文明。最典型的就是引诱亚当和夏娃吃下苹果的那条蛇,至于那条蛇是不是撒旦,这个我也不知道。所以“Dragon”在残暴之外的狡诈和阴谋者的形象,则是大概率来源于蛇。

伊甸园

综上三点,我认为Dragon这种传说动物的“基本盘”是蜥蜴、鳄鱼、蛇的组合体,即身体特征来源于蜥蜴,性格特征参考鳄鱼,而最后的文化意象则是来源于蛇。“Dragon”这种传说中的生物诞生的本源,就是恒温的人类对冷血动物的天生恐惧,然后人类把所有的恐惧都加在了“Dragon”的身上。

2翅膀

上面提到的蜥蜴、鳄鱼、蛇三种现实中存在的动物都没有翅膀,但是“Dragon”却有着一双力量巨大、作用非凡的翅膀。这种翅膀的来源很多人都能够猜到,那就是蝙蝠。而在欧洲的传说中,蝙蝠是吸血鬼的化身。

完美真人

吸血鬼

蝙蝠在白天隐蔽神行,等到了晚上它们就会成群结队的出动,而且在晚上最显眼的是蝙蝠的那一双大翅膀。通过这三年的疫情,大家对蝙蝠的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它们身为“毒王”但是却能够百毒不侵,而且有的蝙蝠真的以吸血为生,这也是它们作为吸血鬼原因的原因。再加上蝙蝠倒挂着睡觉、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习性,这就更加大了蝙蝠身上邪恶的特质。

蝙蝠

所以“Dragon”的翅膀不是鸟类那样的羽毛,而是蝙蝠这样的皮膜。这样组合的原因就是为了把蝙蝠邪恶的特征给加到“Dragon”的身上,而且采用的是蝙蝠最具有外部冲击力的特征。

3犄角

“Dragon”的头上有角,“角”这个意象在犹太教、基督教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角”是恶魔的象征。神和天使是没有角的,邪恶的恶魔才长有犄角,而且现实中有角的生物都是邪恶的。

山羊

在欧美文化中,大反派必须代“角”,如果没有,那就戴这有角的头盔,例如洛基。

“漫威”中的洛基

如果天生有角,但是把角去掉,就代表着改邪归正,例如地狱男爵。

地狱男爵

例如,奶牛没有角所以是善良的,公牛有角所以是邪恶的。再比如,绵羊没有角所以是善良的,山羊有角所以是邪恶的。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在美国电影中傅满洲所代表的中国人的形象是有着倒挂犄角一样的胡须,这就是等于是把“邪恶”挂着了电影中中国人的脸上。

傅满洲

这就是对中国人的污蔑,而且美国人是形成了刻板印象了的,比如《加勒比海盗》中周润发饰演的海盗王,就是这种胡子。

犄角一样的胡子

多说一句,美国人正面人物的胡子也是可以很“仙风道骨”的,比如《魔戒》中的甘道夫、《哈利波特》中的邓布利多校长。所以山羊犄角一样的胡子就是在恶心中国人,而不知道这种符号背景的人还在拍手叫好。

甘道夫

犄角代表邪恶,实际是是有一点依据的,这个依据则是来源于古欧洲、两河流域的生活现实。因为有角的都是雄性动物,会在特定时期利用犄角来进行争斗,所以在人类看来,有犄角就是内心邪恶的象征。

游牧的首先是绵羊和母牛

而且欧洲和两河流域的生产方式是商业和游牧,种植业很少,在这样的生产环境下,公牛、山羊好斗、好动的习性,在放养和运输国产中会造成意外的财产损失。带犄角的动物或是互相斗争战死,或者就是在放牧途中逃跑丢失,这都会给牧民造成财产损失,所以犹太教、基督教都会把带犄角的生物视为邪恶。所以同样是羊,绵羊(sheep)是善良的动物,而山羊(goat)则是邪恶的象征。正因如此,大学的时候和我的美国外教在饭馆吃饭,她非得问明白,我们点的羊肉是sheep还是goat,她不吃goat。

山羊

顺便说一句,中国因为是农耕文明,动物都是圈养不是散养,所以不会出现上述问题。而且在中国都把牛旺盛的精力用在了田间劳作上,这就是我们不理解西班牙斗牛士这种职业存在的原因,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生产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他们斗的不是牛,而是牛的“犄角”,彰显的是斗牛士和“犄角”,也就是和邪恶做斗争的勇气。

斗牛

综上三点,西方传说中的“Dragon”最明显的三个特征都能够在生活中找的原型,而且“Dragon”身上的特点都有特点的社会历史原因。这就导致了“Dragon”这个词语不单单是一个神奇生物的名称,而且是反映一种特点社会历史文化的符合。

所以我认为不能够用“Dragon”翻译为我们的龙,这根本就不是一样的概念。

故宫《九龙壁》

西方Dragon与中国龙的区别

这是因为“Dragon”在欧洲传统文化中的各种邪恶特征,在二战之后的后现代主义浪潮中,流行文化喜欢对传统文化进行结构,于是“Dragon”开始从邪恶、贪婪、残暴的象征变成了天真、善良的代表。这中新身为的“Dragon”能够给人新奇和刺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孩子每当调皮的时候她的母亲就说“如果你再调皮,Dragon就会来抓你”。原本在孩子的心中“Dragon”是可怕的,可是在他长大后却看到一个善良“Dragon”的故事,这票房不就来了吗!

我们可以看看二战之前的文艺作品中龙是传统的形象,例如中世纪的亚瑟王传奇、北欧神话,近代的《魔界》中戒灵的坐骑、《霍比特人》中的史矛革。在二战后,尤其是进行新千年之后,“Dragon”开始脱离原来的文化形象,变得开朗、善良起来,例如《驯龙高手》中“Dragon”是可靠的玩伴,在《权力游戏》中“Dragon”是忠诚的坐骑,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结构。

《驯龙记》

所以我们要再了解某个外来词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别等到欧美用一个词语嘲讽我们的时候,我们还在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