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 首页 集团新闻 夏建统被查,莲花味精的衰退或许只因谣言

夏建统被查,莲花味精的衰退或许只因谣言

2025-03-17 22:10:26




文 | Ziya Joymaker

编辑 | 子牙童趣 张桥

被谣言杀死的国产味精,应该何去何从?随着近年来科技与生活概念的走红。大家纷纷对于食品安全掀开了浪潮。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吃了会治癌的国产莲花味精。一个曾经存在中国数十年的调味品,曾经世界销量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十。

现在却临近破产,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误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莲花味精,和商业人物纪一起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吧。

莲花味精的起源

早在1908年,日本一位教授在吃饭的时候,突然觉得家人做的海带汤特别好喝。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他把这种味道称为鲜味。


与此同时,作为化学教授的他也被带入好奇之中。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带有鲜味呢?最后一种化学物质被他从海带汤里面提取出来。

后来,这种化学物质被带入中国。中国的一名化学工程师找到了生产方法,并将其命名为“味精”。

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河南周口区,第一家味精生产厂家诞生了。在三年后,该厂的味精一举拿下食品金奖。

夏建统被查,莲花味精的衰退或许只因谣言


这其实就是莲花味精起源。在之前,由生活条件不是很好。味精的鲜味给中国的家庭带来了改变。

“莲花味精,味道无可替代”,一打开电视就能看到莲花味精的广告词。其实,莲花味精的前身是酒厂。44岁的李怀清担任莲花味精的厂长,在他任职期间,紧紧的抓住了改革的春风。

在创立的初期,莲花味精厂决定引进先进的设备,在原来的基础上改旧换新,生产规模一下从四百增加到一千吨。


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倒罐事故。李怀清带领人员超找原因。原来是因为技术不够,李怀清辗转反侧好几个日日夜夜,最终,他决定去大学里请专家来解决这个事情。

经过6次设备、技术的全面提升改造。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了两万吨。数据一出,表明莲花味精厂已经名列前茅。

作为国产味精大王,曾经也拥有很多商品楼。根据采访,一个叫丁芳的老员工说,在她刚进入莲花味精的时候,厂里面销量非常好。


莲花味精的效益更是不用说。据丁芳回忆,她一个月能发好几百工资,不仅如此,在年底还发年度奖金。

莲花味精只要发了工资,所在地区的物价就会上涨。因为工人拿到了工资就会去消费,莲花味精不仅解决了很多就业岗位,而且还带动了当地消费。

另一位员工说,她之前在莲花味精里面当化验工。每天的机器不停地运转。工厂里面的工人更是四班倒,日夜不停。在当地,大家都挤破了头往里面想进入莲花味精。


从创办之初到后来的十五年的时间,莲花味精的产量从刚开始的四百吨到后来的八万吨。这个销量意味着作为味精行业位于世界第一产量。

1998年,莲花味精上市。对于调味品行业来说,莲花味精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在经济危机的席卷下,站稳了脚。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味精大王。

莲花味精改名为莲花健康

时间很快来到了2002年,莲花味精的年销售额从刚开始的收入过亿到现在的亏损两三千万甚至亏损三五个亿。


其实,莲花味精在企业扩大生产后,先后投资了服装厂、矿泉水厂、甚至医疗器械类。一些毫不相关的产业。因为是跨区域投资,整个领域的投资全部失败。

又过了几年,一个名叫夏建统的人开始介入到莲花味精。并且把莲花味精改名为莲花健康公司。

准备用当时最流行的健康,重新开启中国味精的第一名。可是,时不等人。莲花健康夏建统被悬赏发布通告。莲花健康也因为资产不足,公司被宣布破产。


原来,早在2014年。作为河南产业支柱的莲花味精就已经开始走上下坡路,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连续四年,年收益额逐渐出现亏损。从刚开始的两亿到最后的五亿。

反观原因,大家众说纷纭。其实莲花味精的主要产品是小包装的味精。用来用作家庭做饭使用。但是从整个市场来看,家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很多不同品类的酱油层出不穷,

而另外一个味精的市场餐饮行业也没有做到很好的宣传。


有厨师说,除了味精以外。我们更希望有鸡精、鸡粉等完整的一套产品。可惜的是莲花味精却没有打出一套完整的组合产品。

在味精的生产中,味精行业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在味精的生产中,会排出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对环境和水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味精的生产对于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污染 ,比如出生在外地的张文说每当回到老家总是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莲花味精的生产确实不错,但是治理污染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仅投入的资金比较多,而且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所以这也是莲花味精倒闭的原因之一。

莲花味精的谣言

尽管莲花味精的还有一些粉丝存在,但远远不够。以前的莲花味精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给员工发味精。、发的味精一年都吃不完。现在来看,家里已经不吃味精。因为大家都说味精不健康。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且“味精致癌”、“鸡精更健康”等一些谣言不断传入消费者的耳朵。整个味精市场逐渐开始走向下坡。


1968年,国外两个医生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虚假文章。谣言称在吃了中餐后,会出现麻木、头痛等不舒服的症状。而这些症状都是因为中餐里面使用了“味精”。

直到2000年,国内陆续开始传入味精致癌、吃多了会掉头发等等一些离谱的谣言。面对谣言四起的莲花味精,无力反击。因为一旦在消费者心中下了定义,就很难消除。最终,莲花味精在谣言中荡然无存。

其实关于味精致癌的谣言,主要是因为味精被加热后会释放一种物质。但是经过大量的数据表示,这种物质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恰恰相反,我们中国家庭特别是老一辈特别喜欢吃重口的食物。所以在炒菜时放入大量的食盐。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人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我们做菜时,放入的盐不能超过五克。

特别是已经患有三高的中老年人,更应该严格控制饮食,坚持少油少盐。后来的鸡精,顺势而起以更健康的宣传方式打入原来的市场。

现在看来,被误会的莲花味精不仅没有食品添加剂的成分。而且配料表仅仅只有小麦这一配方。


谣言止于智者,但是社会上的普通人大部分都是从众者。作为莲花味精的含冤蒙屈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其实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在面对谣言的时候,都应该抓住谣言的源头,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还应该在谣言面前大力宣传权威证据,化解广大消费者的错误看法。

wm完美真人

但莲花味精遗憾的是,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广大布局,却忽略了谣言可怕的传播力。最终莲花味精不仅因为大环境还有自己的产品比较单一导致产量逐渐下降。


其实谣言的形成会经历三个不同的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形成、高潮、以及最后的衰退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对于企业来说,在源头控制谣言的产生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如果对于谣言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要及时处理,避免重蹈覆辙。